藝術作品不會說話
但是表現的又比說話的多
這就是看展覽的樂趣
就在台北的中山捷運站附近有間台北當代藝術館
在高溫的夏日中午,還真是個絕佳的避暑地點
而且還可以看到很棒的展覽
剛好是韓國的當代藝術展
而且展覽也即將進入尾聲
這是門口展覽的作品
在戶外正中午快要融化了~~
假日親子來看展覽,中午12點以前是免費的
但是我來的時候已經是12點半,所以還是需要購票
不過這個展覽門票50元而已,小小孩免門票
別懷疑這個就是展覽門票
來看展覽 查查看什麼是K-P.O.P
官網查的資料
K-P.O.P: 韓國當代藝術展
過程、他性、遊戲
從字面而言,K-POP 原指當今眾所熟悉的韓國流行音樂,隨著韓國社會經濟的急遽發展,K-POP也迅速成為行銷全球的一種韓流文化。Pop 除了指涉通俗、流行文化現象,同時也有「突然出現」、「爆開」、「呯然發聲」的字義。正如現今容易被看到與接納的流行文化都強調了感官面與世俗化的特性,韓國瞬間走紅的K-POP文化也難免被貼上了一種過度簡化的識讀標籤,並因此阻礙了人們去深入了解、體認韓國真正的當代文化及社會脈動。有鑑於此,本次韓國當代藝術展的策畫,特意從Process(過程)、Otherness(相異、他者)、Play(遊戲、玩樂、扮演)三個面向,來重新架構並反轉K-POP的創意內涵
權五祥的作品
比例跟真人一樣,人物的部分是高密度泡棉為造型胚體
外面貼的是攝影照片
看起來是十分完整的人體雕像
但其實是用很多照片拼湊成的具體
攝影的角度變成照片,但這些平面的照片又進而組成具體的人物色彩 線條~
兩寶模仿中~~(這是老媽訓練出來的 呵)
藝術家通常都會用作品來說話
這貓穿著太空衣,主題是"我非你所有"
藝術家李慶美的作品圍繞著她的寵物貓,
動物是不是該被人類這樣當成寵物 或是關在籠子裡飼養?
但不可否認的,動物跟人類的情感又是緊緊相連的,
這個問題也值得大家去探討
藝術家 金守子
創作的靈感來源是縫紉,把兩個不同的部分縫合在一起
透過影像的淡出 淡入
把三面國旗結合在一起,有著和諧的意味
不同的個體,透過這樣的結合也是可以產生平等和諧的象徵
康利妍擅長用擴增投影的方式
很大片的白色布幕,有人的手不斷的在上面移動
(照片取自網站)
讓人有很不同視覺感官體驗
兩小也一直看個究竟
對這個作品很好奇
另外藝術家 金昌謙
作品結合錄像 雕塑 攝影也讓我們的感官震撼了一下
畫框裡的人物會走出框外,變成了人影
裡面的人也會做表情
現在的藝術不再侷限於平面,有了很多的變化
還結合音樂,節奏,
(照片取自網站)
這件作品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靜物
架上有五個白色的瓶子,跟一個女人的影子隨著音樂變換
藝術家用增設投影的手法把影像投射在上面,
上演了真實與虛構的小劇場,也是顏色跟視覺的小樂曲
另外一件作品是"水影 四季"
李二男
擅長以科技的手法,把中西方的畫作,重新詮釋
賦予傳統重新被閱讀的可能性
早春圖裡面的旅人在行走著
瀑布也流動著
我最喜歡這件作品
兩幅畫的人物分別是東方與西方的女性
兩人的衣服透過螞蟻的搬運,服裝竟然互換了
搭配著優雅的音樂,看著小螞蟻搬運有著很特殊的視覺感受
上演了另類文化交流的戲碼
剪業蟻把衣服剪下後,還露出皮膚跟裡面的內衣
是不是很細緻,真的讓我看了好幾遍
小孩們也很喜歡看,看這作品真的是一種享受
李京浩(多媒材裝置) 中獎了
不同的背景人物 或是政治人物,對於"中獎了"有著不同的詮釋
赫赫有名的歷史 或是政治人物,足以影響二十一世紀的人物
跟平凡人民很簡單的祈福 許願的動作成為強烈的對比
還有多位藝術家,我就不贅述
作品以黑白創作
另外再介紹鄭然斗的作品
他這次結合了1200張5-7歲的兒童繪畫
從中挑選了17張翻拍,
並且還請服裝設計師跟高中生來重現幼兒的繪畫畫面
是不是看了就會心一笑
我覺得還是小孩子單純的繪畫線條最美
不過這樣的呈現也是一種視覺體驗,
有創意
补勝模是雕塑系畢業,擅長用鋁線鋼絲的交錯,
創造出這種很真實但又有點夢幻的造型
看展之前有工作人員提醒最後幾件作品會不太適合小孩
所以我通過這區的時候是牽著兩兄妹,請他們閉著眼睛通過的
把寶貝安全通過這邊,我自己走進些看
作品真的讓人很震撼
運用超現實與雕塑的手法,將人與動物合而為一
要凸顯社會表象的現象,有些人不平等
其實就如待宰的豬隻一樣,被少數比較有權力的人決定著生死
展覽已經結束了,
但有興趣的還是可以關注一下這些藝術家的動態
台北當代藝術館


每週二至週日(Tue-Sun),10:00-18:00,17:30停止售票(Tickets sold until 17:30 p.m)
● 每週一休館 Closed on Mon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