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南除了逛逛古蹟外,還有自然的景觀不可錯過
第一次來鹽田,
本來開車繞道最裡面,都沒有發現鹽田的蹤跡
深怕已經都沒有了,
還好還好 還有保留這塊鹽田,
剛好黃昏來拍照,就看到幾個攝影人把腳架架好
等著拍夕陽與鹽田
老公也去架腳架 我先跟兒女拍拍照
先簡單的跟兒子說這就是鹽巴
因為兒子有在墾丁玩海水 不小心吃到鹹鹹的味道
所以跟他說鹽巴就是海水曬過太陽 再加工製作而成的~
井仔腳瓦盤鹽田
原稱為「瀨東場」的井仔腳鹽田是北門鹽場所屬的歷史最悠久的鹽田,
是北門鹽場的第一口鹽田,興建於清嘉慶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
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
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興建鹽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再引水到鹽池,
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北門鄉永華村井仔腳,
特殊的曬鹽景觀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村的海岸邊,值得ㄧ遊體驗曬鹽的樂趣。 (資料來源: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一小堆一小堆的鹽,景色真的跟水稻田很不一樣
因為有大量的海水 所以可以把整個天空倒映下來
怎麼拍 怎麼漂亮
女兒也是第一次看 腳下的一格一格像馬賽克磚的就是碎瓦片
鹽田底部就是先舖上這麼一層
挖~
看到路人牽著狗露出很驚喜的表情
很喜歡小動物的女兒~
黃昏時刻 現在已經是六點多
雲朵和天空顏色變化的很微妙
女兒摸摸鹽巴 這跟沙子還是有不同的觸感
赤腳踩踩看
還可以下去體驗一下 鹽農的工作
女兒趁機偷玩海水
在鹽水裡健步如飛
兩個好像很熟練的工作著
老公拍的黑白照
兒子這個時候說 媽咪我走不過去!!
可能腳有傷口 被鹽水浸到...
好美的鹽田
旁邊就有沖腳區
我們已經上岸了,旁邊還是很多人在拍照
天色變的更暗了 我們準備開往台南市區
井仔腳鹽田怎麼去!?
自行開車:國道1號中山高下【新營交流道】,往鹽水方向(縣172)經台19往學甲方向,(縣171)再往北門接西濱台17線,
以上在西濱道路台17線上約143.5公里看見泰安宮牌坊,
北上左轉或南下右轉直駛(南10)進入永華村(附近即可見到道路指標),
看見泰安宮廟後行駛左側道路到底,即可見瓦盤鹽田。
可以把地址設鹽鄉民宿:台南市北門區永華里井仔腳57號